联合国这艘巨轮,眼瞅着要搁浅了?最近一则消息炸开了锅:联合国秘书长提交的报告显示,由于经费告急,联合国准备在全球范围内“挥刀”裁员近三千人,预算也要大砍一笔。 这不禁让人好奇,这个国际组织怎么突然就“穷”了?难道是“双十一”没赶上打折季? 说白了,就是有些国家该交的“份子钱”迟迟不到位,导致联合国“入不敷出”。这“份子钱”,也就是会员国的会费,是联合国运转的基石。
加入联合国,按经济实力交钱,天经地义。 可偏偏有些国家,把这当成了可以讨价还价的“政治筹码”,拖着不给,甚至想少给。
这会费制度,也不是随便定的,它综合考虑了各国的经济状况,力求公平。 不过,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,总有国家想方设法钻空子。
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按时足额缴纳会费的模范生,尤其是在全球疫情最严峻的2020年,很多国家自顾不暇,中国依然履行承诺,不仅如此,中国的维和人员也是有目共睹的。 反观某些国家,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“人设崩塌”。 说到这儿,就不得不点名美国了。
作为联合国会费的“头号金主”,贡献了高达22%的会费,但同时,它也是“头号老赖”,欠费记录几乎年年榜上有名。 有钱是真有钱,但拖欠也是真拖欠,摆明了就是想用钱来拿捏联合国。
一边欠着巨额会费,一边还嚷嚷着要降低自己的分摊比例,甚至贼喊捉贼,指责中国欠费,这波操作,真是让人迷惑。 当然,中国也曾出现在“欠费名单”上,但这和美国的性质完全不同。
中国缴纳会费,那是“程序性延迟”,说白了,就是走流程需要时间,但承诺的钱一分都不会少。 而且,中国的会费分摊比例一直在上涨,从2009年到2024年,几乎翻了六倍,比例更是涨了五倍。
这背后,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实力体现,也是中国在全球事务中承担更多责任的决心。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,中国的分摊比例已经逼近美国的水平,这公平吗?毕竟,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差距。
而且,中国一直强调自己是发展中国家,承担过高的会费比例,是否会影响自身的发展?这无疑引发了人们对于全球治理体系的思考。 除了中美,俄罗斯也是一个“欠费大户”。不过,俄罗斯的情况比较特殊,俄乌冲突导致其财政压力巨大,难以按时缴纳会费。
这样一来,联合国的会费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,既有“政治性赖账”,也有“程序性延迟”,还有“财政困难”,各种原因交织在一起,让联合国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。 说到底,联合国“钱荒”的背后,是国际秩序面临的挑战。
有些国家把会费当成政治工具,随意拖欠甚至拒缴,这无疑是对联合国权威的挑战,也是对多边主义的破坏。 长此以往,联合国还能否有效发挥作用?这恐怕是摆在所有国家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面对这种情况,我们不禁要问:一个真正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组织,难道要被“钱”给难倒了吗?各位看官,你们觉得联合国应该如何摆脱“钱荒”困境?又该如何应对某些国家“赖账”的行为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高见!
配资牌照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